成语:漱石枕流
拼音 shù shí zhěn liú
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。
出处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
例子 ~,放浪形骸之外。 清·张潮《序》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隐居生活
典故
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孙子荆(孙楚)年少时,欲隐;语王武子(王济)‘当枕石漱流’,误曰‘漱石枕流’。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孙楚传》、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十一引晋.王隐《晋书》。
孙楚说“漱石枕流”本来错了,王济一反问,他机警地作了诡辩。
后习以为常,晋以后遂得沿用。
旧因以“漱石枕流”或“枕流漱石”“枕石漱流”指士大夫或出家人所过的隐居生活。
《宋书.乐志》卷三魏武帝《秋胡行.晨上》:“名山历观,遨游北极。枕石漱流饮泉。”晋以后颠倒为“漱石枕流”。
《佩文韵府》卷二十六上“枕流”下引宋.范成大诗句:“未论吹水堪添酒,且要移床学枕流。”
近义词 漱流枕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