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十恶不赦
拼音 shí è bù shè
解释 指罪恶极大,不可饶恕。
出处 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又列重罪十条:……其犯此十者,不在八议论赎之限。”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恶不赦。”
例子 这个暴徒,拦路抢劫,谋财害命,真是十恶不赦。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罪恶极大
典故
十恶:封建社会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,即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谋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等。
形容罪大恶极,不可饶恕。
元.关汉卿《窦娥冤》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。”鲁迅《致许寿裳》:“仆审现在所出书无不大害青年,其十恶不赦之思想,令人肉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