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强干弱枝
拼音 qiáng gān ruò zhī
解释 加强树干,削弱枝叶。比喻削减地方势力,加强中央权力。
出处 《史记·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》:“而汉郡八九十,形错诸侯间,犬牙相临,秉其厄塞地利,强本干弱枝叶之势,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。”
例子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,且不登叛人之党,帮复援旌擐甲,席卷起征,金鼓响振,布众奔沮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四回)
语法 作定语、宾语;比喻削减地方势力,加强中央
典故
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》:“博士丁恭议曰:‘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,故利以建侯,取法于雷,强干弱枝,所以为治也。今封诸侯四县,不合法制。’”
后汉博士丁恭,曾以“强干弱枝”比喻帝王控制诸侯不使过于强大。
后遂用为王室集权之典。
唐.杜甫《有感五首》其四:“由来强干地,未有不臣朝。”
反义词 强枝弱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