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积重难返
拼音 jī zhòng nán fǎn
解释 重:程度深;返:回转。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
出处 《国语·晋语》:“重,无乃难迁乎?” 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一三·旧制一废难复》:“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。”
例子 无如积重难返,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,久而久之,连那些地方官,也就视为具文。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)
语法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习惯难改
典故
谓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、弊端,不易改变。
《明史.王用汲传》:“夫威福者,陛下所当自出;乾纲者,陛下所当独揽。寄之于人,不谓之旁落,则谓之倒持。政柄一移,积重难返。”梁启超《变法通议.论幼学》:“积重难返,习焉莫怪。”孙中山《民生主义第二讲》:“不过各国也有这种事实,不过各国初时不大注意,没有去理会,后来变动越大,才去理会,便不容易改动,所谓积重难返了。”
英语 bad old practices die h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