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混淆视听
拼音 hùn xiáo shì tīng
解释 混淆:混杂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。
出处 《三国志•袁尚传》裴松之注:“如此之类,正足以诬罔视听,贻误后生矣。”
例子 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视听,影响很坏。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
典故
混淆:混杂。
以假象或谎言惑人,使人难辨是非,引起思想混乱。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五○章:“方士亮不恤国步艰难,专事捕风捉影,轻信流言蜚语,对大臣肆口攻讦,混淆视听,干扰朝政,殊堪痛恨!”王元化《从〈展望〉到〈地下文萃〉》:“这一手段很毒辣,暂时起了一定的混淆视听、颠倒黑白的作用。”
反义词 以正视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