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凡夫肉眼
拼音 fán fū ròu yǎn
解释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。也比喻平凡的见识。
出处 《法华经》:“凡夫浅识,深著五欲。” 唐·玄奘译《赞弥勒四礼文》:“凡夫肉眼未曾识,为现千尺一金躯。”
语法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平凡的见识
典故
凡夫:未入佛门的世俗之人,也泛指普通人。
肉眼:佛法五眼(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)中最低浅的一眼。
谓凡庸之人目光浅俗,对有价值的人或事物愚昧不识。
唐.玄奘译《赞弥勒四礼文》:“凡夫肉眼未曾识,为现千尺一金躯。”宋.李觏《灵源洞》诗:“良工画得犹宜秘,莫与凡夫肉眼窥。”
近义词 凡夫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