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闭门思过
拼音 bì mén sī guò
解释 过:过失。关起门来反省。
出处 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因入卧传舍,闭閤思过。”三国蜀·诸葛亮《黜来敏教》:“自谓能敦厉薄俗,帅之以义。今既不能,表退职,使闭门思愆。”
例子 小仙自知身获重罪,追悔莫及,惟有闭门思过,敬听天命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)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有过失的人的反省
典故
谓自觉反省自己的过失。
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,“〔百花仙子〕小仙自知身获重罪,追悔莫及,惟有闭门思过,敬听天命。” ●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,曰: ‘幸得备位,为郡表率,不能宣明教化,至令民有骨肉争讼,既伤风化,重使贤长吏、啬夫、三老、孝弟受其耻,咎在冯翊,当先退。’ 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閤思过。” 汉韩延寿尚教化,好礼义,为左冯翊太守时,民有兄弟因田产争讼。
延寿认为自己施行教化不够,引咎自责,闭门思过。
反义词 不思悔改
英语 to reflect on one's misdeeds in priv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