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天下为公
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
解释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,天子之位,传贤而不传子,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。
出处 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
例子 万古千秋业,天下为公器。(陈毅《湖海诗社开征引》诗)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
典故
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,后则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。
孔子说,如果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切实推行,那么世上君主就不应把君位传于自己的子孙,而应该选拔德高望重、才能杰出的人来担任。
他们讲究信用,团结百姓,影响所及,整个社会互相帮助,互相信赖,人民幸福,社会安定,这样的社会叫作“大同”。
【出典】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……是谓大同。”
【例句】:清·孙希旦《礼记集解》:“天下为公者,天子之位,传贤而不传子也。”
近义词 天下一家
反义词 天下为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