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内忧外患
拼音 nèi yōu wài huàn
解释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。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。
出处 《管子·戒》:“君外舍而不鼎馈,非有内忧,必有外患。”
例子 摆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,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,越想越觉危险。(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一回)
语法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
典故
内部有忧乱,外部有祸患。
多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扰。
《管子.戒》:“君外舍而不鼎馈,非有内忧,必有外患。”《孽海花》二五回:“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,老夫子系天下人望,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!”也比喻个人所处的困境。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.忆韦素园君》:“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,又生着病,却这么拼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,又怎么能够持久呢。”
近义词 内外交困
反义词 国泰民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