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贵远贱近
拼音 guì yuǎn jiàn jìn
解释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,相隔近的就低贱。
出处 三国·魏·曹丕《论文》:“杨班俦也,常人贵远贱近,向声背实,又患瘖于自见。”
例子 论“文变”的人,对于“时”多少持着平等观,但也还不免贵远贱近或“竞今疏古”的偏见。(朱自清《正变》)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看不见眼前的东西
典故
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,相隔近的就低贱。
三国魏.曹丕《论文》:“杨班俦也,常人贵远贱近,向声背实,又患暗于自见。”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八:“应是矫俗之人,故述斯诈以惑凡庶尔,嗟乎!此皆贵远贱近之所致也。”朱自清《正变》:“论‘文变’的人,对于‘时’多少持着平等观,但也还不免贵远贱近或‘竞今疏古’的偏见。”亦作“贵远鄙近”。
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.香山居士》:“楚人发语之辞,曰‘羌’曰‘蹇’;平语之词,曰‘些’。一经屈宋采用,后世遂为佳句,但世俗常情,不能无贵远鄙近耳。”亦作“爱远恶近”。
《魏书.李谧传》:“但是古非今,俗间之常情;爱远恶近,世中之恒事。”
反义词 远攻近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