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中流砥柱
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
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。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。
出处 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,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例子 长淮横溃祸非轻,坐见~倾。 明·丁鹤年《自咏》
语法 作定语、宾语;指中心人物
歇后语 三门峡的石峰
故事 上古时代,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,影响河水的通行,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,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。三门峡分人门、神门及鬼门,其中鬼门最险,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
砥柱,亦作底柱,山名,屹立在三门峡附近的黄河中流。
故常用中流砥柱以比喻能担当重任、支撑危局的个人或集团。
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,都有勇无谋,不懂礼仪。
晏子设计使景公馈之二桃,让他们以次表功食桃,而使其争功自杀。
其中古冶子在表功时说,我曾追随国君渡河,忽有一个大鼋从水中跃出,衔住国君马匹进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之中。
是我下水与之搏斗,历尽艰险,才杀死了大鼋。
【出典】: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》:“……古冶子曰:‘吾尝从君济于河。鼋衔左骖,以入砥柱之中流。当其时也,冶少不能游,潜行,逆流百步,顺流九里,得鼋而杀之。’”
【例句】:南宋·朱熹《朱文公集》卷24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屹然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
元·丁鹤年《自咏》:“长淮横溃祸非轻,坐见中流砥柱倾。”
近义词 砥柱中流 , 擎天柱石
反义词 随波逐流
英语 a tower of strength
日语 柱石(ちゅうせき),大黒柱(だいこくばし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