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血流成河
拼音 xuè liú chéng hé
解释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。
出处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尸骸蔽野,血流成河,积怨满于山川,号哭动于天地。”
例子 须臾血流成河,顷刻尸如山积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九回)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争残酷
典故
鲜血流成了河。
形容死伤的人极多。
隋.祖君彦《檄洛州文》:“尸骸蔽野,血流成河,积怨满于山川,号哭动于天地。”《三国演义》八三回:“那八路兵,势如泉涌,杀的那吴军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亦作“血流成川”。
《说岳全传》四一回:“只是打进番营来,如入无人之境,打得尸如山积,血流成川。”亦作“血流成渠”。
《水浒后传》二六回:“刘猊弃甲丢盔而走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,又折了二千多兵,退到万庆寺喘息方定。”
反义词 兵不血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