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阋墙御侮
拼音 xì qiáng yù wǔ
解释 阋:争吵;阋墙:兄弟相争于内;御侮:抵御外敌。比喻虽有内部争吵,仍能一致对外。
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棠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每有良朋,烝也无戎。”
例子 凡我国民,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,懔同室操戈之大戒,折衷真理,互相提携,忍此小嫌,同扶大局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演义》第一二回)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兄弟
典故
谓内部不和却共同对外。
孙中山《第二次讨袁宣言》: “殊不知阋墙御侮,浅人审其重轻。”参见:○兄弟阋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