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包藏祸心
拼音 bāo cáng huò xīn
解释 包藏:隐藏,包含;祸心:害人之心。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。
出处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;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 包藏祸心的故事
例子 初与我为客侣,不意包藏祸心,隐我血赀,悍不还,今愿得而甘心,何父之有?(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柳氏子》)
语法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
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王穆公的孙子公孙段想把女儿嫁给楚国高官公子围,以达到联盟的目的。在迎亲的时候,公子围带很多人马到郑国都城外,让郑国大夫子产识破其中的诡计,用计迫使公子围单独进都城迎娶,让郑国避免亡国
形容某种言行的背后别有用心,其目的是加害对方。
公元前541年,楚国令尹公子围出使郑国,同时迎娶郑国贵族丰氏女。
郑国君臣恐楚国此来不怀好意,便在城外招待了他们。
聘问仪式结束后,公子围等又要求率众入城迎娶新娘,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派遣行人子羽前去拒绝。
他说:“我们郑国是个小国,与楚国结亲,是想依靠你们得到安全保证。可是你们总是在和善的言词背后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。如果我们这次上了当,将来诸侯对楚国都会严加戒备,你们的命令就很难施于各国了。”公子围知道郑国有了戒备,便提出倒转弓袋进城。
郑国这才答应了他们的要求。
【出典】: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楚公子围聘于郑,且娶于公孙段氏,伍举为介。将入馆,郑人恶之,使行人子羽与之言,乃馆于外。既聘,将以众逆。子产患之,使子羽辞……子羽曰:‘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。将恃大国之安靖己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?小国失恃,而惩诸侯,使莫不憾者,距违君命,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。不然,敝邑,馆人之属也,其敢爱丰氏之祧?’伍举知其有备也,请垂橐而入。许之。”
【例句】:唐·骆宾王《讨武氏檄》:“犹复包藏祸心,窥窃神器。”
英语 harbor evil intentions
俄语 задумать злóе дéло
日语 悪(わる)だくみを抱いている,下心(したごころ)を抱いてい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