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字的意思和解释

xiāo

⺾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856D CJK 基本汉字

⺾ 部

16 画

13 画

上下结构

1225112321155212

xiāo

siu1

4422.7

U+856D

E895AD

TLX

AVFJ

蕭字概述

〔蕭〕字拼音是(xiāo),部首是⺾部,总笔数是16画

〔蕭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艹肅)组成。

〔蕭〕字仓颉码是TLX,五笔是AVFJ,四角码是4422.7

〔蕭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5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4157,UTF8:E895AD

蕭的意思

xiāo ㄒㄧㄠ

基本解释

香蒿;艾蒿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蕭,萩。”《詩•王風•釆葛》:“彼釆蕭兮,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。”

冷落;淒涼。晋劉伶《北芒客舍》:“蚊蚋歸豐草,枯葉散蕭林。”

蕭灑;悠閑。清顧炎武《廣師》:“蕭然物外,自得天機,吾不如傅青主。”

騷然;擾亂。《漢書•張湯傳》:“及文帝欲事匈奴,北邊蕭然古兵。”

斜出。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“蕭,衺也。”

肅敬。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顓臾,而在蕭牆之内也。”

古國名。春秋時宋的附庸,滅于楚。地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。

縣名。在安徽省北端,東鄰江蘇省,西接河南省。秦置縣。

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二》:“蕭氏,子姓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从艸,肅聲。本義:艾蒿。

2.同本義。

,艾蒿也。 《說文》萩。 《爾雅》。注:「即蒿。」茅。 《周禮 · 甸師》彼採兮。 《詩 · 王風 · 采葛》

蕭艾(臭草名。比喻不肖或平凡無才);蕭敷艾榮(比喻凡事委曲求全,以致飛黃騰達)

worm wood;

3.古國名 。春秋時宋的附庸,滅於楚。地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。

楚子伐 《左傳》

Xiao state;

4.縣名 。在安徽省北端,東鄰江蘇省,西接河南省。秦置縣。

Xiao county;

5.姓。

君圭君玉(君圭,字君玉)。 宋 · 王安石《遊褒禪山記》

形容词

1.蕭條,冷落;荒涼。

天寒夜長,風氣索,鴻雁於徵,草木黃落。 晉 · 陶潛《自祭文》蚊蚋歸豐草,枯葉散林。 晉 · 劉伶《北芒客舍》滿目然。 宋 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屋舍然。 清 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
蕭屑(淒涼寂寞);蕭梢(草木凋落而蕭條的景象)

desolate; dreary;

2.稀疏。

說到知音,自古無多,白髮疏,青燈寂寞,老子婆娑。 元 · 張可久《折桂令 · 讀史有感》

蕭然;蕭瑟

rare;

3.草木茂密的樣子 。

蕭森(草木茂密的樣子);蕭蔘(草木茂盛的樣子);蕭槮(草木茂盛貌)

dense;

4.通「肅」( sù )。恭敬;嚴肅。

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 顓臾而在牆之內也。 《論語 · 季氏》此皆釁發牆而禍延四海者也。 《後漢書 · 傅蘷傳》

respectful; severe;

5.灑脫。

下泊降茅仙,閒隱洞天。 唐 · 顧況《山居即事》

蕭閒(灑脫悠閒);蕭放(蕭灑放浪);蕭遠(蕭灑遠逸)

free and easy;

蕭的国语辞典解释

xiāo ㄒㄧㄠ

详细解释

1.一种香草。即艾蒿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萧,艾蒿也。”《诗经 · 王风 · 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孔颖达正义引陆机曰:“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。”

2.姓。如南朝梁有萧统。

1.寂寥、冷清。

晋 · 刘伶《北芒客舍诗》:“蚊蚋归丰草,枯叶散萧林。”

萧索、萧瑟、景气萧条。

2.庄严、恭谨。

《论语 ·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 。”何晏集解引郑玄曰:“萧之言肃也,墙谓屏也,君臣相见之礼,至屏而加肃敬焉,是以谓之萧墙。”

蕭的两岸词典解释

xiāo ㄒㄧㄠ

详细解释

1.寂寥;冷落。

萧然、萧疏、萧森。

2.《书》庄严;恭谨。通“”。

萧墙。

3.《书》香蒿。

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(《诗经‧王风‧采葛》)。

4.姓。

蕭字的翻译

common artemisia; sighing of wind; mournful; dejected

traurig , Xiao (Eig, Fam)

triste, désert

ショウ よも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