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字的意思和解释

zòng

⺰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7EB5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⺰ 部

7 画

4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5513434

zòng

zung3

2810

U+7EB5

E7BAB5

VMOO

XWWY

纵字概述

〔纵〕字拼音是(zòng),部首是⺰部,总笔数是7画

〔纵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纟从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纵〕字仓颉码是VMOO,五笔是XWWY,四角码是2810

〔纵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EB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2437,UTF8:E7BAB5

〔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纵的意思

zòng ㄗㄨㄥˋ

基本解释

放。~虎归山。~火。

放任;不拘束。放~。~目四望。~情。~观全局。

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。~身。

即使。~然。~使。~令。

竖,直,南北的方向,与“”相对。~横交错。~横捭阖(指在政治、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)。~贯。~深。

起皱纹。~花(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)。这张纸都~了。

指连队编制上的“纵队”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从声。本义:松缓。

2.同本义。

,缓也。 《说文》蓬发施,无形仪,不治家业。 《南齐书》

纵缓(松懈);纵弛(松懈;放松)

loose;

3.南北称纵,东西称横。古作“从衡”。

不别横之与 《楚辞 · 沈江》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 清 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 · 文集》

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

from north to south;

4.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。

纵波;纵目(直竖的眼睛);纵理入口(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。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);纵剖面

longitudinal; lengthwise;

5.广泛。

谈道之余,言及文辞,…,非凡子所及。 陆游《重修天封寺记》

纵意(任意)

extensively;

动词

1.发;放。

,一曰舍也。 《说文》李种坐故死罪。 《汉书 · 昭帝纪》。注:“谓容放之。”夫民气则底。 《国语 · 楚语》。注:“放也。”送忌。 《诗 · 郑风 · 大叔于田》言至于理。 《礼记 · 仲尼燕居》有如乘风船,一不可缆。 唐 · 韩愈《秋怀诗》之六顺风火。 清 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纵目(放眼远望);纵出(放出);纵兵(发兵;出兵);纵笔(放手书写)

send out; deliver; issue;

2.释放;放走。

奉不可失,敌不可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七擒七 《李靖》虎归山也。 《三国演义》

纵囚(释放囚犯);纵出(枉法减轻刑罚或非法释放囚犯;任意放出);纵遣(释放遣发);纵舍(释放;宽放)

let go; set free;

3.放纵;随心所欲,不受约束,不加检点。

欲而不忍。 《离骚》。按,任情肆意之谓也。我实欲,而不能自克也。 《左传 · 昭公十年》之顺之。 清 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若纵(如果放纵听任);纵放(言行放纵,不自检点;奔放自如,具有豪迈雄健的气势)

indulge;

4.腾跃 。

纵跳(腾跃欢跳;跃身跳起);纵体(跳舞时腾跃轻盈的样子)

jump up;

5.放过 。

纵恶(姑息坏人);纵敌(放过敌人而不拦截)

let off; let slip;

6.指合纵。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,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,秦在西边,六国土地南北相连,故曰“合纵”。

必得定 《史记 ·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alley with;

7.(纵,定纵。)又。

纵之利害。谨奉社稷而以纵。日出而言纵。纵定乎?歃血而定纵。定纵于殿上。

连词

纵然,即使 公子纵轻胜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纵有健妇把锄犁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!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 纵豆蔻词工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 又

纵有(即使有);纵大(纵然;即使);纵得(纵令,即使);纵饶(纵令,即使)

even though; even if;

zǒng ㄗㄨㄥˇ

基本解释

急遽的样子:“丧事欲其~~尔”。

纵字的翻译

indulge in, give free reign to

senkrecht, Vertikale (S)​, auslösen, entlassen , selbst wenn, auch wenn , Freisetzung (S)

vertical, longitudinal, laisser libre cours à, s'abandonner à, bondi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