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 |
也作【一之为甚,岂可再乎】。见【可一而不可再】(571页)。 |
一之谓甚,岂可再乎 |
谓:算作,称作。甚:厉害,严重。再:第二次。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,难道还可以有第二... |
一事不知深为耻 |
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为耻。形容治学严以律己。陶弘景(456-53... |
一二三四五六七 |
并列①顺举七数字而成的诗句。罗隐《甲乙集·京中正月七日立春》:“一二三四五六七,... |
一介不以与人,一介不以取诸人 |
一介:指微小的事物。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`16``1`一点不给与别人,一点也不向别人索取... |
一介不取诸人 |
见〔一介不以与人,一介不以取诸人〕。 |
一鸣辄斥 |
源见“立仗马”。谓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。宋 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... |
一傅齐 |
源见“一傅众咻”。比喻势单力薄,支持赞同者少。严复《癸丑上巳梁任公禊集万生园分韵... |
一则以喜,一则以忧 |
忧:担忧。参见[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]。 |
一十三死生 |
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死地,亦十有三。” |
一卒毕力,百人不当 |
毕:全部,此处作动词,即一个勇猛的战士拼出全部力气,一百... |
一发下燕城 |
同“一箭下聊城”。唐 白居易《答箭镞》诗:“不然学仲连,一发下燕城。” |
一发引千钧 |
比喻情势万分危急。唐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 “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其危... |
一口吸西江 |
【典源】 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八:“ (居士庞蕴) 后之江西,参问马祖云:‘不与万... |
一叶秋 |
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,而知岁之将暮;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 |
一叶落 |
借指秋天来临。唐高蟾《落花》诗:“一叶落时空下泪,三春归尽复何情。” 参见:○一叶... |
一叶落,天地秋 |
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推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。唐李子卿《听秋虫赋》:“时不与兮岁不留,... |
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 |
比喻事权不统一,令人无所适从。公元前655年,晋献公命令大夫... |
一国为一人兴,先贤为后愚废 |
先贤:指前代贤明之君。后愚:指后代昏暗之君。`16``1`一个国家因为有一位贤君就兴盛起... |
一国狂 |
源见“狂泉”。形容众多柳条随风摆动。清 钱谦益《仲夏观剧欢宴浃月戏题长句呈同席许宫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