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辨菽麦 |
菽:豆子。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 |
不辨真伪 |
辨:分辨。伪:虚假。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。 |
不差毫发 |
毫、发:都是古代的长度名,十毫为发,十发为厘,形容细微。形容一点儿也不差。 |
不差毫厘 |
不差一毫一厘。 |
不差累黍 |
累黍: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,形容数量极小。形容丝毫不差。 |
不茶不饭 |
不思饮食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|
不臣之心 |
不臣:不守臣子的本分,封建社会中不忠君。意指不忠君的思想。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。 |
不成器 |
器:指人的度量、才干。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。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,不能有所成就,没有什么出息。有时也指不学好,自甘堕落。 |
不成三瓦 |
比喻不能要求齐全。 |
不成体统 |
体统:格局,规矩。指言行没有规矩,不成样子。 |
不逞之徒 |
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 |
不吃烟火食 |
烟火食:熟食。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。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一般。 |
不痴不聋 |
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 |
不耻下问 |
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 |
不齿于人 |
指被人看不起。 |
不耻最后 |
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。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,就能达到目的。 |
不啻天渊 |
不啻:无异于。渊:深潭。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。比喻差别极大。 |
不瞅不睬 |
不看也不答理。 |
不出所料 |
事由变化,在预料之中。 |
不揣冒昧 |
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