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品竹调丝
拼音 pǐn zhú tiáo sī
解释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。
出处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》:“[柳耆卿]吟诗作赋,琴棋书画,品竹调丝,无所不通。”
例子 安得海是个阉人,要娈童妙女何用?我却不解。~,悠扬不绝。 蔡东蕃《清史演义》第七十七回
语法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典故
丝、竹: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总称。
吹弹乐器,谙熟音乐。
元.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二折:“品竹调丝,称商换羽。”亦作“品竹调弦”。
元.武汉臣《玉壶春》一折:“一丛丛香车翠辇……一行行品竹调弦。”亦作“品竹弹丝”。
《鼓掌绝尘.风集二》:“里面有几个精致女子,穿红着绿,都在那里品竹弹丝。”亦作“弹丝品竹”。
明.杨柔胜《玉环记.皋谒延赏》:“尽称我弹丝品竹,沉李浮瓜,此处当追赏。”
近义词 品竹调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