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心平气和
拼音 xīn píng qì hé
解释 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
出处 宋·苏轼《菜羹赋》:“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”
例子 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,他也就心平气和了。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急躁
典故
心气平和。
宋.程颐《明道先生行状》:“荆公与先生道不同,而尝谓先生忠信,先生每与论事,心平气和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三三回:“至于当差使,也说不到‘亵尊’二字。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的官,也不自今日为始了。这件事我碰着了,倒还是心平气和。”鲁迅《华盖集.这个与那个四》:“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,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。”亦作“心和气平”。
宋.苏辙《既醉备五福论》:“醉而愈恭,和而有礼,心和气平,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。”
反义词 气冲斗牛 , 气急雷霆
英语 cool it
日语 心も穏(おだ)やかで気持(きも)ちも平(たい)ら
法语 paisible et doux
德语 in aller Ru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