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九的词语 第21页

描写九的词语有:九井,九垒,九灵,九距,九流,九陵,九旒,九溟,九派,九老。

九井

◎九口井。山名。在安徽省 · 当涂县南。1.九口井。2.山名。在 安徽省 当涂县 南。 《明一统志 · 安徽太平府》:“九井山 在 太平府 城南一十里。山有九井,世传 晋 · 桓温 所凿。九井村,地名。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九井村。

九垒

◎层层的营垒。指九野或九野之神。1.层层的营垒。2.指九野或九野之神。大地的结构:道教将大地分为九层,称为九垒。也有更细的分法,将每一垒再分成四层,共三十六垒。每垒都有土皇治理。第一垒色润地、第二垒刚色地、第三垒石脂色泽地、第四垒润泽地、第五垒金粟泽地、...

九灵

◎犹九天。指九天的仙灵。1.犹九天。2.指九天的仙灵。(1).犹九天。《楚辞 · 王褒》:“登九灵兮游神,静女歌兮微晨。” 王逸注:“想登九天放精神也。” 三国·魏·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辟九灵而求索,曾何足以自隆?”

九距

◎亦作“九拒”。九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iǔ jù ,亦作“ 九拒 ”。多次抵抗。

九流

◎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。泛指各学术流派。指各种才艺。九品人物。江河的许多支流。犹言各类,各种。1.先 秦 的九个学术流派。2.泛指各学术流派。3.九品人物。参见“九品”。4.犹言各类,各种。5.指各种才艺。6.江河的许多支流。1.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。包括儒家、道...

九陵

◎高山峻岭。【出处】《易 · 震》:“跻于九陵,勿逐,七日得。”【示例】汉·扬雄《太玄 · 锐》:“上九陵,峥岸峭陁。”

九旒

◎亦作“九斿”。亦作“九游”。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。星名。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。亦作:九斿九游。1.亦作“九斿”。亦作“九游”。2.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。3.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。4.星名。1.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。2.古代冠冕上的九串垂珠。亦作“ 九...

九溟

◎犹四海。九冥,深渊。1.犹四海。2.九冥,深渊。(1).犹四海。唐·王勃《上武侍极启》:“吞九溟于笔海,若控牛涔;抗五岳于词峯,如临蚁蛭。”(2).九冥,深渊。明·宋濂《虞文靖公像赞》:“上凌霄汉,下烛九溟。”

九派

◎长江到湖北、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,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,后也泛指长江。1.长江 在 湖北、江西 一带,分为很多支流,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 长江。2.浔阳 的别称。即今 江西 九江。九派,汉语词汇。拼音:jiǔ pài[the Chinese southern rivers] 长江到湖北、江西...

九老

◎指唐 · 白居易、胡杲等九人。九老,亦称“香山九老”、“洛中九老”、“会昌九老”,相传唐朝时,由胡杲、吉玫、刘贞、郑据、卢贞、张浑、白居易、李元爽、禅僧如满等九位七十岁以上的友人在洛阳龙门之东的香山结成“九老会”。唐武宗会昌五年(公元845年)三月某日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