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“九春”的意思和解释。
拼音 jiǔ chūn
注音 ㄐㄧㄡˇ ㄔㄨㄣ
◎指春天。指三年。
1.指春天。
例证《文选 · 阮籍<咏怀诗>之四》:“夭夭桃李花,灼灼有辉光。悦懌若九春,磬折似秋霜。”张铣 注:“春,阳也;阳数九,故云九春。”南朝 · 梁元帝 《金楼子 · 志怪篇》:“其花似杏,而緑蘂碧鬚,九春之时,万顷竞发,如鸞凤翼。”明 · 唐寅 《金粉福地赋》:“瑶池疏润,演丽於九春;析木分辉,流光於千里。”
2.指三年。
例证《文选 · 曹植<杂诗>之二》:“自期三年归,今已歷九春。”李善 注:“一岁三春,故以三年为九春。”
1.春季九十天,故称春天为“九春”。
例证《文选 · 阮籍 · 咏怀诗一七首之四》:“悦怿若九春,磬折似秋霜。”唐 · 皇甫枚《飞烟传》:“见说伤情为九春,想封蝉锦绿蛾颦。”
2.三年。
例证《文选 · 曹植 · 杂诗六首之三》:“自期三年归,今已历九春。”唐 · 李善 · 注:“一岁三春,故以三年为九春。”
九春,汉语词语,
拼音为jiǔ chūn,
释义:1、指春天,2、指三年
出自《文选 · 阮籍之四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