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国病民 |
见“病民蛊国”。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昔刘晏桑弘羊,利尽锱... |
病嗜土炭 |
唐.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卷三四《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》:“凡人好辞工书,皆病癖也……... |
病入膏盲 |
膏肓:古称心尖脂肪为“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为“肓”。是指药力不到之处。原指病情危... |
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 |
形容疾病发作很快而好得很慢。 |
秉文攀人 |
指赵秉文攀连友人事。赵秉文(1159-1232年),金磁州滏(fǔ府... |
秉烛云长 |
借指严守伦理道德规范之人。《醒世恒言·郑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 “两番渡河,不让传书柳... |
秉国之钧 |
参见:国钧 |
秉公持正 |
秉:依照。公:公道。持正:坚持正道,无所偏倚。出以公心,主持公道。 |
秉烛达旦 |
见“秉烛待旦”。 |
秉国之均 |
秉:执,持。均:同“钧”。陶工制陶器所用的转轮。比喻执掌国政。《诗.小雅.节南山... |
秉烛夜读 |
原意为黑夜里点起蜡烛,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。 |
秉灯夜烛 |
白天学习还不够晚上仍然坚持看书。 |
秉去三惑 |
《后汉书.杨震列传附杨秉》:“杨震中子秉,字叔节,少传父业,博通书传。年四十余,... |
秉烛游 |
《文选》卷二十九《古诗十九首》共十五: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... |
冰上人 |
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艺术.索紞传》:索紞“明阴阳天文,善术数占候”,常为人占梦... |
伯道嗣艰 |
同“伯道之忧”。明 阮大铖《燕子笺.妆女》:“尝怜你伯道嗣艰,谁知道弱女颠连。” |
伯牙不喧 |
比喻才士失意难遇知音。唐孟浩然《示孟郊》诗: “众音何其繁,伯牙独不喧。” 参见:... |
伯乐哭骥 |
古代成语现用“伯乐哭骥”比喻善于识别人才,爱惜人才。 |
伯道之儿 |
见“伯道无儿”条。 |
伯喈倒屣 |
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南朝 陈 徐陵《答李颙之书》:“子桓虚坐,宁不敬期;伯喈倒屣,固以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