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直道事人
拼音 zhí dào shì rén
解释 正直无私地对待人。
出处 《隋书•冯慈明传》:“慈明直道事人,有死而已。不义之言,非所敢对。”
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典故
坦率正直地为人做事。
又作“直道而行”。
为隋人冯慈明之语。
冯慈明(550-617年)字无佚,信都长乐(今河北冀县)人。
隋文帝时曾任行台礼部侍郎、并州总管府司士参军、吏部员外郎兼内史舍人等职。
炀帝时又曾任尚书兵曹郎。
大业十三年(617年)摄江都郡丞事。
后奉命在洛阳附近进击李密率领的瓦岗军,被俘获。
李密对他说:“隋的气数已尽,我亲率义兵所向无敌,洛阳指日可下。下一步就准备攻打江都,你以为如何?”慈明答道:“我向来是以直道事人,虽死不惜。对于那些不忠不义之言,绝不理会。”后被翟让杀死。
【出典】:《隋书》卷71《冯慈明传》1644-1645页:“李密之逼东都也,诏令慈明安集瀍(chán禅)、洛,追兵击密。至鄢陵,为密党崔枢所执。密延慈明于坐,劳苦之,因而谓曰:‘隋祚已尽,区宇沸腾,吾躬率义兵,所向无敌,东都危急,计日将下。今欲率四方之众,问罪于江都,卿以为何如?’慈明答曰:‘慈明直道事人,有死而已,不义之言,非所敢对。’”
【例句】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21:“自他未曾‘发迹变泰’的时节,也就是个铁铮铮的好汉,直道而行,一邪不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