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清一色
拼音 qīng yī sè
解释 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。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。
出处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而且他[佘小观]赌品甚高,输得越多心越定,脸上神色丝毫不动。又欢喜做‘清一色’。所以同赌的人更拿他当财神看待。”
例子
至于经常的事务,她可以放心的由职员们代办,因为职员们都清一色的换上了她的娘家的人。
★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
语法 作宾语、定语;指全部如此
歇后语 出窑的砖喝足了水
典故
全是同样的成分、花色。
形容纯净无杂。
鲁迅《两地书.四七》:“北伐想是顺利,此间清一色的报纸,莫明究竟,在福建大约可比较得真相。”刘少奇《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》:“在这些组织的领导机关中,总不能容许其他派别有一个人和我们共事,而必须是‘清一色’……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似乎是不许党外再有群众组织的。”
近义词 千篇一律
反义词 杂七杂八
英语 monotone
日语 全部が一 样 (いちよう)である,画一的(かくいつてき)である
德语 einfǒrmi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