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拼音 jī zhě yì wéi shí kě zhě yì wéi yǐn
解释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。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。
出处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”
例子
兄能与协和交欢,此则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之会。
★章炳麟《与熊克武书》
语法 作定语、分句;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
典故
腹饥口渴的人在饮食上容易得到满足。
比喻急迫需要,无暇选择。
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民之憔悴于虐政,未有甚于此时者也。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四年》:“久安之民骄佚,骄佚则难教;经乱之民愁苦,愁苦则易化。譬犹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也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.痴公子狠使噪脾钱》:“又道是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大凡人在饥渴之中,觉得东西好吃。”章炳麟《与熊克武书》:“兄能与协和交欢,此则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之会。”